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终结性水平测试…… – 女娲论坛

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终结性水平测试……

试题预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终结性水平测试(满分:100分时量:120分钟)命题:陈齐政第一卷 客观题(32分,每小题2分)一、我学我收获:夯实知识功底(24分,每小题2分)1.下列加点的字,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()A.曲肱(gōng)泥滓(zhā)粳米(gēng)鳏寡孤独(guān)B.熊蹯(fán)淬火(cuì)弑君(shì)鲜为人知(xiăn)C.潢潦(lăo)怃然(wŭ)嗾使(suŏ)荷枪实弹(hè)D.孝悌(tì)箪食(dān)布橐(duó)靡不有初(mí)2.下列各组词语中,有错别字的一组是()A.衣裘剿袭器识威容俨肃B.舛漏谀佞襟倨滥赏无功C.谏诤忤逆嗔责智者乐水D.匡正信禀慎独枵腹从公3.对下列各句中,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()A.从台上弹人,而观其辟丸也。B.诸畚,使妇人载以过朝。C.君能补过,衮不废矣。D.衮职有阙,惟仲山甫补之。4.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,不正确的一项是()A.斗且出:且,连词,一边……
一边B.盍各言尔志:盍,何不,兼词C.愿无伐善:伐,攻打D.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:垢,耻辱5.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()A.厚敛以雕墙/作《师说》以贻之B.君能有终,则社稷之固也/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C.吾知所过矣,将改之/句读之不知,惑之不解D.谏而不入,则莫之继也/余方心动欲还,而大声发于水上6.下列各项中,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(  )A.刚刚苏醒的大地上,袅袅炊烟弥漫开去,远处传来汪汪的狗吠声,一切显得那么静谧。B.历史如同一条长河,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,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。C.演讲是一种艺术。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,侃侃而谈,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。D.片面追求升学率,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的书呆子,于国于民都有害处。7.下列各句和“欲洁其身,而乱大伦”中词类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(  )A.愿无伐善,无施劳           B.既来之,则安之C.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     D.甘其食,美其服8.下列各句和“则莫之继也”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(   )A.久矣吾不复见周公      B.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C.道之以政,齐之以刑     D.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9.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(   )A.许多高中毕业生填报志愿时,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优先考虑学校,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需求、社会导向、父母意愿、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。B.孔子认为拯救道德人心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,他的主张被人们视为迂腐。C.小品《不差钱》对“不差钱”的反复宣称,既表达了对某些宰人商家的抗议,也反映了正在奔小康的农民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自觉自为。D.无论历史条件还是自身条件,孔子若实现改造社会的理想,其困难都比汤、武大得多。10.下列各句中不含使动用法的一项是(   )A.上老老而民兴孝      B.好而知其恶,恶而知其美者,天下鲜矣C.昂其值,居为奇货     D.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11.下列各项是对《朱子语类》的阐述,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(   )A.朱子阐述的求学者读书的目的是“为己”“为义”“向内”“入圣贤之域”。B.“盖人心之灵,天理所在,用之则愈明”,“用之”的“之”指“天理所在”之“人心之灵”,用心也就是运用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的天理。C.朱熹心目中的“人欲”指“人的欲望”,即包括饮食男女,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的欲望。D.曾子借用《诗经》里的“战战兢兢……
”三句话,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,避免身体损伤,能够对父母尽孝。朱子引用曾子的话,意在说明“直是恁地用功”,方能存天理。12.探究:文学作品往往呈现作者不同的文化思想倾向,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()A.“生灭原知色即空,眼看倾国付东风”,表达了诸行无常的佛教思想。B.“安得不死药,高飞向蓬瀛”,表达追求涅永生的佛教思想。C.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,表达民胞物与的儒家思想。D.“梦想三山更五湖,新从世外得真吾”,表达放心物外、崇尚真我的道家思想。二、文言文阅读:与古人心灵对话(16分)词以境界为最上。有境界则自成高格,自有名句。五代、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。  有造境,有写境。此“理想”与“写实”二派之所由分。然二者颇难区别。因大诗人所造之境,必合乎自然,所写之境,必邻于理想故也。  有有我之境,有无我之境。“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”,“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”,有我之境也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“寒波澹澹起,白鸟悠悠下”,无我之境也。有我之境,以我观物,故物皆著我之色彩。无我之境,以物观物,故不知何者为我,何者为物。古人为词,写有我之境者为多,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,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。  无我之境,人惟于静中得之。有我之境,于由动之静时得之。故一优美,一宏壮也。  境非独谓景物也,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。故能写真景物、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,否则谓之无境界。  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,著一“闹”字而境界全出。“云破月来花弄影”,著一“弄”字而境界全出矣。……
大家之作,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,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,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装束之态。以其所见者真,所知者深也,诗词皆然。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,可无大误。  ……
  诗人对宇宙人生,须入乎其内,又须出乎其外。入乎其内,故能写之。出乎其外,故能观之。入乎其内,故有生气。出乎其外,故有高致。美成能入而不能出。白石以降,于此二事皆未梦见。(选自王国维《人间词话》)13.“‘红杏枝头春意闹’,著一‘闹’字而境界全出”。从下列句子中找出类似“闹”的精彩的字,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(   )(1)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(贺知章《咏柳》)(2)烂翡翠窗棂少,舞丹樨燕雀常朝(孔尚任《桃花扇》)(3)冷清清的落照,剩一树柳弯腰(孔尚任《桃花扇》)(4)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(王昌龄《芙蓉楼送辛渐》)A.裁  朝  弯  入    B.剪  舞  弯  孤C.裁  舞  剩  孤    D.剪  朝  剩  入14.“有造境,有写境”,下列诗句不属于“造境”的一项是(  )A.半壁见海日,空中闻天鸡       B.月下飞天镜,云生结海楼C.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   D.三山半落青天外,二水中分白鹭洲15下列诗句不属于“有我之境”的是(   )A.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  B.从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C.料得年年肠断处,明月夜,短松岗    D.伫倚危楼风细细,望极春愁,黯黯生天际16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,不正确的一项是(   )A.王国维首创的“境界”是指“写真景物、真感情”。也可以说是具有深度和高度的意境。B.“大家之作”一则,提出了评词的标准:感情真挚能沁人心脾,境界开阔能豁人耳目,清朗自然没有做作。C.诗人对宇宙人生,须入乎其内,又须出乎其外,即既要源于生活,又要高于生活。D.有我之境,指融入了诗人浓烈的主观情绪的境界,如“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”,如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。第二卷 主观题(共68分)17.文言文翻译(8分

更多女娲美文推荐:

离婚 性开放 性解放

女性黑眼圈和子宫淤血有关吗

生活小常识|生活小窍门|健康小常识|生活小妙招小常识

You may also like...